2010年12月9日

台灣廣播劇藝術化的第一人

崔小萍是台灣第一位將話劇形式,運用在「廣播劇」上的傑出人物;她運用各種聲音效果,追求藝術化的呈現,因而奠定了「廣播劇」的型態。她在中廣十六餘年,共製作七百多部廣播劇,極受聽眾喜愛;廣播劇開頭的「崔小萍導演、李林配音……」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廣播詞。
後來她被移往仁愛莊服刑,教導難友唱歌、跳舞、演廣播劇。

崔小萍作品
《千金丈夫》(1953)、《馬車夫之戀》(1956)、《鄉下少女》(1956)、《懸崖》(1961)、《海埔春潮》(1961)、《街頭巷尾》(1963)、《窗外》(1965)、《海誓山盟》(1966)、《貞節牌坊》(1966)、《孤兒奇遇記》(1966)、《日出日落》(1967)、《少女的春天》(1968)、《飛越陰陽界》(1989)。

[3-10-1]崔小萍1953年在中廣。

[3-10-2] 崔小萍導演李林(右)配音唐翔(中)錄音。(轉載自崔小萍《獄中日記》,受難者崔小萍提供)

[3-10-3] 在中廣錄製廣播劇的情形,左起:崔小萍、宋屏、歐陽天。(受難者崔小萍提供)

[3-10-4] 1959年崔小萍為錄製《紅樓夢》訪問胡適討論劇情。 (轉載自崔小萍《獄中日記》,受難者崔小萍提供)

[3-10-5] 1959515日崔小萍到松山機場,與在吉隆坡影展中獲得最佳女童星的張小燕合影。(轉載自崔小萍《獄中日記》,受難者崔小萍提供)

[3-10-6] 崔小萍廣播劇選集《芳華虛度》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